查看原文
其他

道夫子张涛:中餐的「替代蛋白」食用场景更丰富 | 投资人说

朱若淼 新商业情报NBT 2021-06-03

“Beyond Meat在华尔街的成功上市是一个分水岭,这件事吸引了中国投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的投资机构或者商务人士,好像一下子明白过来我们是到底想做什么了。”



作者 | 朱若淼



植物肉在过去两年,再一次吸引国内的广泛讨论。这一次植物肉无论是热度,还是受资本的欢迎程度都远高于五年前。


各界围绕替代蛋白所展开的讨论背后,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担忧。即便世界人口增速有所减缓,但据联合国此前发布的数据预测,全世界的人口到本世纪末仍将达到110亿。


养活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仅肉类供应这一项,就已造成越来越大的环境负担。畜牧业的过度发展,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占用等诸多环境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以植物肉为代表的替代蛋白食品有其发展的必然性。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新兴的细胞肉也进入了人们视野。


植物肉主要通过提取植物蛋白来模拟肉的口感,技术门槛低;细胞肉则不同,它是动物体外分化出的干细胞,被实验室培养基直接培育出的肉。细胞肉的技术难度大,成本也高,目前每克细胞肉的成本约300元,但它未来的想象空间巨大。


在中国,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消费市场的年轻化,本土相关创业公司不断涌现。这些公司近两年来也吸引到资本的关注。尤其是去年,星期零、Hey Maet、新素食、周子未来等替代蛋白领域的创业公司密集宣布了新一轮的融资。


“Beyond Meat在华尔街的成功上市是一个分水岭,这件事吸引了中国投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的投资机构或者商务人士,好像一下子明白过来我们到底想做什么了。”道夫子食品国际公司(Dao Foods International)的联合创始人张涛告诉《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这是一家正式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植物基和替代蛋白食品的投资及孵化机构。


2020年3月,它正式宣布联合经纬创投和美国的替代蛋白投资机构New Crop Capital(目前更名为Unovis资产管理公司)共同投资了星期零的天使轮。后者是现阶段国内植物肉市场上表现抢眼的一家创业公司。此外,道夫子还推出了道夫子食品孵化器,广泛挖掘替代蛋白的创业者。


在张涛看来,尽管比起欧美市场,替代蛋白在中国的推广缺乏环保生活方式的消费文化基础,但它在国内的潜力巨大。在国内,年轻人消费力的快速增长,正在重新塑造这个国家的整体消费习惯,他们也是道夫子非常重视的替代蛋白潜在消费人群。


“我们是一家影响力投资机构,定位是要做到一些前期的催化投资,把这个行业做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帮助创业者吸引到更多主流的财务投资机构,让他们获得更多创业资金,并且在市场上争取到广泛支持。”张涛说道。


 张涛(图左)在2018年的新生代好食品国际论坛上与Unovis资产管理公司Chris Kerr先生的对话 



以下是《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与张涛的对话摘录:


01

风口


《新商业情报NBT》:五年前国内也讨论过一波植物肉,但是当时资本市场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度远低于最近两年,您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张涛:道夫子实际从2017年就开始面向中国推替代蛋白产品,其中包括寻找促进这个行业在中国发展的路径。我们2017年、2018年开始在中国推这个事情的时候,接触到很多主流商务人士、投资界的人士。当时他们对替代蛋白没概念,认为我们要推广的产品跟中国传统的素肉、素食没有太大区别。


我觉得这个行业主要的转折点是2019年Beyond Meat在华尔街的成功上市。从财务的角度来讲,这个IPO应该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成功的一个。当时不单是美国的很多商业媒体报道这件事情,它同时也吸引了中国投资界的高度关注。


恰好2019年国内互联网和科技领域的投资也开始减速了,起码在互联网领域,好像没有那么多的好项目值得投资了。在中国,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大家喜欢看风口,Beyond Meat上市之后,他们一下子觉得这是一个新的风口。



《新商业情报NBT》:中美市场对于替代蛋白的消费文化基础不一样,您如何看待两个消费市场在这类食品上的认知差异?


张涛:两边市场区别非常大。植物基产品在欧美市场是有基础的。欧美市场的大众消费者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广泛接触了大量环保组织、动物保护组织的相关宣传。一旦有了这类替代蛋白食品出现,他就会有意识的去选择、购买。


中国是没有这个基础的。国内消费者在消费食品时,基本上还是围绕口味、价格和方便性这些因素来做购买决策。


国内的消费者大部分时间以吃中餐为主,他们也不大可能天天吃汉堡。餐饮习惯差异是中美之间在替代蛋白食品消费上,差别最大的地方。所以我认为国内创业者必须根据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和熟悉的餐饮场景去开发产品。


《新商业情报NBT》:目前西式快餐,以及国内的一些连锁餐饮企业都推出了替代蛋白产品,这里面给创业公司带来的机会点是什么?


张涛:目前面向快餐B端渠道推广植物肉是个比较好的方向。尤其是西式快餐,它的食材比较容易标准化。对于植物肉来讲,西式快餐相对来讲也是一个更容易掌控的产品应用场景。


但中餐实际上有非常丰富的植物肉食用场景。因为中国的餐饮场景更丰富,消费者的选择更多。比如卤肉饭里面用到的是碎肉,这类食材就非常适合选用植物肉。尤其因为它还要浇汁,这个就让植物肉的口味比较容易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标准。


其次是火腿肠,中国的火腿肠早就采用70%植物基,30%真肉或者碎肉的配比了。此外,中国的速冻饺子、速冻包子用的也都是这样的混合式食材。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只不过这类中餐品牌没有采用植物肉的定位,他们更多还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的。


如果说一根火腿肠采用100%的高质量动物肉,成本蛮高的,可能消费者就消费不起了。因为火腿肠的主要消费人群还是下沉市场、学生这类价格敏感人群。


《新商业情报NBT》:如今传统的食品巨头也在积极的探索植物基类的新产品,您如何看待大公司入局给行业带来的机会?


张涛:我们觉得巨头的进入把蛋糕做大肯定是有好处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资金来拓展这个赛道,这是好事。现阶段还谈不上巨头和创业者之间的竞争,远远没到那个程度。


我认为创业者目前是有认知度优势的。例如,在国外大家谈到植物基产品,首先想到的不是嘉吉,不是泰森,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植物基产品。大家最先想到的还是Beyond meat、Impossible这类专注在替代蛋白领域的创业公司。


其次,在研发方面,创业公司会更灵活。巨头由于公司内部的流程和业务结构各方面问题,很可能出现左右互搏的情况。因为它的业务里既有植物肉,又有动物肉,而纯粹做植物基的公司,不会有这方面顾虑。


02

植物基食品的本土化


《新商业情报NBT》:您认为,在中国哪些植物基类的产品形态更适合本地市场?


张涛:我认为各类植物饮品,短期内在国内的市场空间可能会更大一点。我们首期投的比较多的也是植物饮品类的公司。从中国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你让他去尝试植物肉,消费者会很自然地将它和动物肉做比较,如果这个植物肉产品在口味各方面不能让他满意,就容易被消费者否定,这样一来植物肉就很难吸引二次购买。


植物饮品在口味层面不会让消费者主动联想到动物基饮品,并进行对比;从影响力角度来看,它能实现我们所希望的影响力目标,比如说少用动物基的产品等。所以如果方式合适的话,我认为植物饮品在国内做大的可能性更大,或者说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目前我们投资的植物基饮品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我们强调功能性的原因首先是国家在营养、健康方面是有目标的,我们也就按照这个路线来走。


其次,我们希望植物基产品,不单单能够达到环保的影响力,同时也要给消费者带来好处,这里面必须包含营养和健康方面的考虑。



比如我们投资的小蛙植饮,它主要面向的消费人群是6到12岁的儿童。这个细分市场的底盘其实足够大。儿童饮品的消费群体既有儿童,也包括他们的父母。


儿童被包装和口味所吸引,而家长的消费决策则更理性。他们最关心健康安全问题。因此家长不会盲目追求品牌,比如一些网红产品,也不会单从味道的角度去评估饮料的价值,而是会具体的看饮料的营养成分。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饮品,尤其是动物基饮品存在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所以植物基饮品切入这个市场的痛点是存在的。


《新商业情报NBT》:目前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群是替代蛋白产品的目标消费者?


张涛:道夫子希望能够影响到的是“千禧一代”——“85后”“90后”。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人群在理念方面是比较关心世界的。当然不是说他在选择食品的时候,一定会从环保的角度去购买,这部分人还是占少数。


但是大多数千禧一代人群,是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如果产品的定位能够吸引他的好奇心,会乐于在朋友圈、社交网站去分享。这是促使年轻消费者去购买新生代好食品的动力。


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通过好产品的渗透,替代蛋白食品能在年轻消费市场建立一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进而形成固定的消费习惯。


《新商业情报NBT》:你们在看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时,主要从那些维度来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张涛:第一个是产品能力,就是创业者对产品的感觉是否到位,他要知道如何从大众消费者的角度来把这个产品的口味、价格做到位。即使不能马上做到位,可以在某些方面先争取做到位,去赢得部分消费者的认可。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能力。


第二个是驱动他做这个事情的初心。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在这个领域能够长期做下去的创业者,他必须要有足够强的驱动力,这个驱动力要超越他自身、金钱和名利,我们把这称之为影响力基因(impact gene)。


不管影响力基因是出于环保的角度,还是出于动物保护,还是出于信仰,背后肯定要有影响力初心,这能保证他在面对任何艰难险阻时不动摇。没有一个风口是持续性的,创业的过程肯定有起有伏。


第三,我们希望支持的创业者,能够打开年轻消费者对新生代好食品的认知度。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营销能力和渠道能力。我们会规避一些故事讲得很好,但是在中国独特的商业语境下落地能力不那么强的创业者。


《新商业情报NBT》:能详细介绍下你们投资星期零的过程么?目前为他们做了哪些投后服务?


张涛:星期零是我们选择的第一家投资企业。当时我们看了很多想在这个领域创业的企业,但是大多不太符合我们的标准,星期零是其中表现突出的一家。


首先,他们是在Beyond Meat上市之前就开始谋划做这个事情了,我们认可他的创业初心,他并不是单纯的去追一个风口;其次,他们的素食餐厅在大概五六个月之内,很快成为了深圳排名前三的素食餐厅。我们实地调研时,也认为星期零的产品、设计等各方面符合我们对所谓新生代好食品的标准。


此外,星期零创始人的执行能力很强,尤其是他们很会面向年轻的消费人群做品牌营销。


我们在投资之前,给他提供了一些辅导。星期零刚开始时想做的是连锁餐厅。但是我们觉得从投资角度讲,这个模式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于是建议他们改为以产品为主的商业模式。


刚开始时,星期零自己选择了一家当地的生产商尝试性合作,在他们的合作关系结束后,我们给他介绍了道夫子认为更适合星期零的生产商。后来我们也邀请他们参加了道夫子在上海、北京举办的新生代好食品创业汇,通过这些曝光,我们也帮助星期零在投资方面建立了一些与其他投资机构的联系。


03

细胞肉


《新商业情报NBT》:去年开始国内外关于细胞肉的关注和讨论都在增多,国内在去年年底有好几家细胞肉创业公司宣布融资,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张涛:细胞肉可能还是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看欧美那边的细胞肉公司,他们的产品离真正的规模化生产还有距离。其次,细胞肉还牵扯到伦理、监管方面的问题。


这类问题在欧美都远没有得到解决,尤其从监管的角度来讲,细胞肉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向市场,所以谈不上监管。而且即便是欧美市场把关于细胞肉的监管机制做到位了,也并不等于中国可以完全效仿。


在国内,它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去参与监管机制的设计。这套机制需要时间去建立,也因此国内现在的细胞基创业公司很少,大概只有两三家。


将来如果有国家支持的科研基金或院校研究机构创业做细胞肉的话,他们国家队的身份,可能会让其公司的寿命更长一点。不过,这些企业最终能否发展成为很成功的商业公司,那是另外一个话题;而纯私营性质的企业做细胞肉,目前可能还需要国际资本的支持。


《新商业情报NBT》:道夫子目前也投资了细胞肉类的创业公司,它的特点及优势是什么?


张涛:道夫子投资了一家做细胞基龙虾肉的公司。他们是一家跨越中美的创业公司,这家公司目前在美国,但它把中国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市场。一旦中国这边的市场时机成熟,它进入中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其中还包括获得中国本地的投资,跟国内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 以及在产业链上中国具有优势的层面探索战略合作。


我认为跨境合作可以对冲风险,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细胞基最终还是要做成食品,在监管层面,美国的政策不确定性没有中国高。


《新商业情报NBT》:无论是细胞基还是植物基,对于新技术都有要求,在高校资源整合方面,道夫子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张涛:首先我们支持的创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跟高校有合作。因为高校有科研成果,但他们可能没有将其商业化的能力。中国和美国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中国的高校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


美国是自下而上的。美国的教授、科研人员中有创业意愿的人很多,但是中国的高校更多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被引导进行研发。我认为并不一定要把国内科研人员转化成创业者,但他们可以成为创业团队的技术顾问,积极参与创业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帮助其产品落地。如果培养起国内科研人员这方面的意愿,对整个行业的帮助会很大。


道夫子目前正在积极地促成创业公司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这是我们未来两年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够把有意识参与创业公司大的科研人员挖掘出来,给他们提供便利的条件,希望这些技术人才也能够成为替代蛋白创业大军的一部分。



©新商业情报NBT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入群】加微信号:d3shengjun

商务合作】加微信号:sansheng_kefu

 爆料或寻求报道加微信号:Hoffman3056



更多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